淺談虛擬資產在港發展的政策宣言
英国 Z/Yen 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於 9 月底发表了《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的最新报告,纽约仍是全球最受青睐的金融中心,遥遥领先其他城市;伦敦居第二;新加坡则挤下香港,排名第三。
按行业比较,香港 6 个行业指标排名均下跌,其中「政府和监管部门」下跌最多,其次则为「金融科技」,比起 GFCI 28 时,已经下跌足足 6 位至全球第 10 位。
在新加坡丶杜拜等地抢占 Web3.0 和虚拟资产风口後,香港於金融科技的进展上,无论是法制或是人才,都逐渐被其他地区抛离,但不甘落後的香港终於以更加开放丶包容的态度向虚拟资产领域敞开了怀抱。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在 10 月 31 日发表《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香港币圈立即沸腾起来,是次的宣言有以下三大重点:
1.针对虚拟资产的牌照 |
2.散户购买虚拟资产公开徵询 |
3.引入虚拟资产 ETF |
当三者串连在一起,就是指虚拟资产交易於香港普及化丶规范化及合法化。
首先,其实香港并不是第一次针对虚拟资产交易,发出持牌监管的整体框架。但由 2018 年 11 月至今天,也就两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拿到了牌照,分别是 OSL 和 Hashkey,但由於持牌时间并不长,加上内地对虚拟资产政策并不明朗,以及香港之前限制只有专业投资者才可参与虚拟资产交易,导致这两家公司虽然取得牌照,但实际上并没有开展任何业务。
这次的新的宣言相当於推倒重来,重新针对虚拟资产推出新的制度。作为从业者,笔者也十分好奇到底这个牌照到底是以那一种形式存在,NFT 丶Defi 丶加密货币又会是否以同一形式作为监管,比起之前申请牌照的要求和流程又是否会简化,这些都是未知之数。
於散户而言,之前的虚拟资产的交易都只局限於专业投资者,即:
1.个人投资者 - 包括其金融资产(现金丶股票等流动性高的资产)达到 800 万港币/100 万美元 |
2.机构投资者 - 管理资产达到 4,000 万港元或 500 万美元 |
无疑参与的门槛实在过高,甚至可以说是变相封禁了散户参与。而这次宣言重新打开了散户参与虚拟资产交易的可能性,那麽很大可能之後发出的牌照,是有机会开放予零售投资者。而承接上面的问题,是否所有发行 NFT 以至代币发行的公司,都需要先向政府申请牌照?
最後一项,引入虚拟资产 ETF,也为投资者开辟了除了直接交易虚拟资产的另外渠道,除了投资者不用自己管理钱包与私钥,同样也为监管带来便利性,站在保障零售投资者的角度,这绝对是一项德政。
Greyscale 的 CEO 於宣言发出後,也立即转发了 coindesk 关於港府在沟通和邀请全球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的推文,暗示灰度基金是其中之一。假以时日,或许我们可以在港交所直接交易 Bitcoin 的 ETF。
最後一点,笔者认为香港对加密行业重塑友好姿态,其实也预示着中国将和虚拟资产关系破冰,将重新於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若当中国对加密货币的政策逐渐明朗,牛市的回归也就只是时间问题。香港的确有条件也有机会成为亚洲虚拟资产的交易中心,可以想像到一个由交易所丶Defi丶风投基金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法规的配合下,为区块链提供蓬勃发展的宝地。